广告网络一般分为三类,即垂直类广告网络,“盲”广告网络和定向广告网络。
垂直类广告网络根据品牌广告主的主流需求,来采购相关的垂直媒体,譬如汽车类广告有很大的投放预算,有些广告网络就包断相应的汽车类媒体频道资源,整合成一个媒体包卖给广告主,从中赚取差价,国内的易传媒属于这一类。
“盲”广告网络相对而言比较简单,就是简单地把各种媒体整合在一起,以相对便宜的价格卖给广告主,其采购价格比较低廉,技术平台投入相对较少,它的特点是到达的人群较广,CPM价格较低,这种广告网络就很多了。
定向广告网络也有人称之为广告网络2.0,主要是采用了特定的定向技术,特别是内容定向或行为定向的技术,互动通的iFocus就是属于内容定向的广告网络,在采购优质媒体基础上,通过对网页的内容分析,来实现相关的广告匹配。
广告交易平台的分类比较简单,目前国外比较常见的是剩余流量广告交易平台和私有交易平台,其不同点主要在于流量来源以及广告主的控制力度上,不排除未来还有新广告交易平台形式出现。 广告网络是在规范化地管理和经营一个“小市场”,而广告交易则是提供了一个自由买卖的“大市场”。在“小市场”中,主要涉及的买卖双方都很明确,只有三方参与交易,即广告主或代理,广告网络和媒体;在“大市场”中,买卖方涉及面不再有限制,交易完成的随意性相对比较明显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我觉得广告网络可以比喻为家乐福这样的超市,从全国各地采购很多的商品,然后归归类,让客户去购买;而广告交易有点类似淘宝商城,这个平台上既有大量的买家,又有大量的卖家,同样的商品的价格也会不同,也有很多人把广告交易平台比喻成股票市场,当你要买进某种股票时,只是出一个价格,然后由股票交易平台来匹配愿意出这个价的卖家,价格随行就市,上下波动。
两者的价值
广告网络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减少交易成本: 如果没有广告网络,每个广告主的每个广告投放都需要和各个网站去签订合约,同时要研究每个媒体的分类及价值,可想而知,这样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,广告网络简化了这些繁复的工作,让广告投放变得简单,接触面更广,极大地减少了成本。
获取增值功能:广告网络提供的较普遍的增值功能是控量、频次控制、地域定向、内容定向等等。
提供了一定的人群定向功能:广告主需要购买网站资源并不是其最终目标,他们的最终目标是购买观看这些网页后面的人群,垂直类广告网络把相关的网站资源归类购买,其实是有一定的人群购买功能,譬如我们可以这样推测,观看汽车频道的人群一般是那些对汽车感兴趣的人群。
提供了较安全的投放环境:广告网络在采购媒体资源时往往选择比较高质量的网站资源,从而比较能保证投放环境的安全性,这个对品牌广告主来说至关重要。
投放量和投放规模可预测、可控,并且有保障:广告网络每天对所采购的网站进行跟踪,从而了解其可售卖的展示库存,广告主一般比较有把握能拿到所需要的流量数,计划及预算相对容易。
符合代理商现有的流程:一般代理商都会使用支持工作流的交易桌面(Trading Desk),购买广告网络资源已成为其工作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广告交易平台是个新的技术平台,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巨大的库存量:由于卖方的门槛相对较低,同时其来源可以是多个广告网络,所以相对而言,其流量是巨大的,接触的人群更宽泛。
提供更好的人群购买功能:广告交易平台实现的是针对每个展示机会的实时竞价,对每个展示机会都可以提供观众的一些相关信息,譬如网页类别,行为属性等等,这些可以作为广告主出价的基础,从而真正实现以人为本。
提高投放效率和灵活度:广告主可以通过需求端平台下单,不再需要与广告网络公司一样进行简报及价格谈判,投放中随时可以做投放参数的修改,非常高效和灵活。
提升了透明度:广告网络是利用差价来赚钱的,到底有多少的差异广告主往往不是很清楚,而广告交易平台的市场行为更加充分,价格随行就市,平台只赚取一定比例的交易费,真正做到价格透明。
可以实现全局的频次控制:广告主投放广告时,可以通过Cookie映射来实现跨广告网络的频次控制,而原来的方式是比较难以实现的。
减少重复投放人群:同样通过Cookie从而节省开支映射,可以减少投放中多个广告网络之间人群重叠的问题,从而节省开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