帮助中心

2020中国互联网广告趋势报告

发布日期:2020-07-14 00:07:16

在此前的分享中,我们曾说2019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变现元年,因为资本退潮,移动互联网必须有自我造血能力,不然的话,将面临惨痛的教训。事实上,从去年缕缕传出的断炊,到“流量池”概念拥戴者瑞幸财务造假,本质都是变现出了问题:流量只是皮毛,变现才是本质,所有变现方法中,最简单的就是广告。

现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互联网广告江湖那点事儿,撕开掩藏在流量背后的行业“遮羞布”。

先分享2019年的江湖大混战。QuestMobile数据显示,互联网领域广告收入超百亿的企业中,以广告为主要变现方式,广告收入占比超过80%的分别是拼多多、新浪微博和字节跳动。小米、美团这2年发力广告业务,新进百亿梯队。

这也进一步佐证了中国互联网诞生之日起,用户和流量的本质含义就是广告收入。不过,在过去3年,尤其是2019年,这个概念发生了剧烈的变化:

一方面是互联网广告从PC向移动迁移。PC广告占比,从2018年的10.8%下滑到了2019年的8.3%,移动端占比则已经接近90%,预计未来两年,OTT及智能硬件还将进一步挤占PC广告,由2019年的1.9%增长到2022年的7.1%,到时候,PC广告可能就只剩下4.6%。

另一方面,广告类型从展示,向“展示 + 效果”迁移。2019年,电商广告、信息流(包括资讯和短视频)广告基本上都维持在40%左右的增长,预计到2021年,电商广告、信息流(包括资讯平台和短视频平台)广告占比将分别达到40.0%、25.2%。这当中,购买相关、短视频的收入增长迅猛,具体增速上,快手160%(快手商业化起步比较晚)、拼多多132.9%、今日头条128.6%、抖音短视频100%。这当中,还有一个异类,就是在传统媒体普遍式微的局面下,前几年屡次被Mr.QM点名看好的芒果TV,增长了115.7%,这就叫综合素质。

未来几年,随着流量模式生态化(多元点位、多元形式)、流量外延场景化(多屏、多渠道、多场景),预计这两大趋势将会进一步延续,怎么搞?不妨看报告。